王勇:奔忙在中菲之间的“文化使者”
王勇,祖籍晋江安海时镜晋江手机版。1966年出生于江苏,上世纪70年代末定居菲律宾。现为菲华商联总会外交委员、菲华各界联合会顾问、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顾问、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委员、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菲律宾宋庆龄基金会会秘书长,菲律宾博览堂总编辑、上好佳集团董事长助理、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理事等。
5月31日,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文学杂志社、福建省文学院、福建日报理论文艺部等机构联办的王勇诗歌研讨会暨《王勇诗选》出版座谈会在晋江召开,记者采访到王勇时镜晋江手机版。
■本报记者 李杰 文/图
他三分之一时间
在中国内地和东南亚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王勇就创办了学群文艺社,集合年轻文友参与菲华文运,主编“学群”副刊和“龙”诗刊,他还是菲律宾千岛诗社的发起人之一时镜晋江手机版。他联系家乡泉州和晋江的文学爱好者在菲律宾华文报刊上集中发表作品。曾先后结集出版《王勇诗选》《开心自在》《冷眼热心肠》等诗文集,诗作多次获奖并入选国内外文学选集。
“我爱文学,更热衷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时镜晋江手机版。”王勇说,他坚持文学创作,更乐于“为人做嫁衣”,致力于华文文学的出版和传播。
长期以来,王勇奔走于菲律宾和中国之间,2002年开始,引介菲律宾企业家资助家乡福建的文学活动,协力促成旅菲侨领陈祖昌先生以其先尊陈明玉之名设立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暨陈明玉文学奖,协力促成泉州市慈善大使庄永泉先生以其先尊庄逢时之名在福建设立“逢时杯”各项文学奖等时镜晋江手机版。
“我三分之一时间在中国内地和东南亚,三分之二在菲律宾时镜晋江手机版。”商余,他坚持文学创作、文化传播和慈善公益活动。“王勇先生积极牵线搭桥,为推动中菲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社会活动家,更是‘中菲文化使者’。”《福建文学》主编黄文山说。
阅读与写作:
都是内心真切的需求
晋江经济报:在文学越来越边缘化的今天时镜晋江手机版,听说你仍执著于文学创作?
王勇:文学的危机,即个人创作的危机时镜晋江手机版。在越来越商业化,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的确很多人不屑于谈文学,更不用说从事文学创作。但它却是我心中不灭的灯,一辈子的爱好。如今,我在紧凑的工作、慈善活动之余,坚持每周为《世界日报》写4篇专栏文章。旺盛时期,曾每周为三家华文报写过15篇。我喜欢写随笔杂谈的乐趣,许多文章是读书感想;但至今最爱仍是诗。
晋江经济报:也就是说,你是为写作而阅读时镜晋江手机版。
王勇:不时镜晋江手机版。阅读和写作都是我内心、精神上真切的需求。我几乎每天都得看书。看了书,就难免有很多想法,一有自己的想法,就想写文章,不吐不快。一个人一生必须有样爱好跟文化有关。有真正爱好的人,一生永不放弃。如果爱好阅读和写作,即使退休后也很充实。
我非常鼓励组织读书会,大家互相推介好书佳文,写读后感,交流心得时镜晋江手机版。除了读好书,还读朋友送的书。我认为,书就是作者的名片,任何人送他写的书给我,我都认真拜读,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对作者最好的尊重,就是认真读他的作品。
晋江经济报:你在一篇介绍《闪小说》的文中说:“我坚信,打开书本,等于打开世界时镜晋江手机版。”为何这样说?
王勇:去年,我在厦门SM黄金书屋买到一本《卧底———闪小说精选300篇》,第一次听到过“闪小说”一词时镜晋江手机版。从中得知,“闪小说”就是比微型小说还要短的超微小说,字数大概在180至210字之间,从恐怖到幽默无所不包,目前流行于“手机园地”。与“闪小说”一样,近年来,泰国盛行“六行诗”,一个叫做“小诗磨坊”的诗社出了两本六行诗诗集,风行东南亚。为此,我想到,在快节奏和高科技的今天,文学形式和内容也要与时俱进,求变求新,与日常生活结合;充分利用各种传播途径,才会为更多的读者所接受,避免固步自封,曲高和寡。
其实,每一本书都可能是一个人的历史,一段社会的缩影时镜晋江手机版。阅读开眼界,如果我不读那本书,我不知道“闪小说”,不会读到那300篇玄妙的现实故事,领略其揭示的精神世界。而一个大多数人喜欢阅读的民族,一定能构建一个比较和谐的社会。
慈善与文化交流:
通过活动“济贫教富”
晋江经济报:近十多年来,你在菲华报刊强力推介中华传统文化,被誉为中菲之间的“文化使者”时镜晋江手机版。
王勇:愧不敢当时镜晋江手机版。我只不过做了些自己想做也应该做的事而已。主要侧重于文学方面,如经常参加文学讲座、研讨会、笔会等。近些年,我每年回中国至少10次,最多的时候近20次。有时是来参加政府主办的商业投洽会,也有文学交流活动。而我更享受文学氛围。
晋江经济报:为什么侧重文学交流时镜晋江手机版?
王勇:首先,自己偏好文学创作;其次,感到参加文学活动更加快乐,很实在,无任何功利,无拘无束,是文友之间真心的交流;另外,文学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时镜晋江手机版。可以说,现在成功的企业家对教育很重视,大力兴学育人。这个没错,但他们比较忽视文化的传承,教育不是文化的全部。而文化传承需要大量的费用。他们支持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的经费不成比例,之间没有平衡。所以,我想通过搭桥,多少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缩小差距。
长期以来,不少人强调“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其实,应该强调“经贸搭台,文化唱戏”才对,文化的传承才能保持一种可持续性和均衡性时镜晋江手机版。
晋江经济报:据说,你不仅仅促成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出资赞助某项赛事或慈善活动就完事,还尽量培养他们的参与感时镜晋江手机版。
王勇:是的,促成更多的实业家赞助某项捐建、赛事、活动等,是我的意图之一,但还有个最主要的目的,是想“济贫教富”,想通过富人亲自参与活动,感受文化和行善本身的魅力,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受到真正的触动,从而主动接受和传承文化时镜晋江手机版。只掏出一笔钱来,然后说“你们去做吧”,这样还不够。
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影响朋友圈中的企业家,尤其是老一辈华侨,推动他们参与文化活动,培养阅读的好习惯,进而影响和建立他们自身的企业文化时镜晋江手机版。一些人真的慢慢被感染了。
叶落归根与落地生根:
要遵循“起承转合”法则
晋江经济报:《王勇诗选》的85首诗中,更多的是乡愁诗,家乡的古厝、龙山寺、东西塔等都入了你的诗时镜晋江手机版。
王勇:是的,有不少以“家”为素材的作品,写漂洋过海到南洋落地生根的爷爷,打渔的父亲,操劳家事的母亲;写古厝、家、离家、家书、回家等等与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人与物时镜晋江手机版。其实,这是海外游子共同的乡土情结,我只不过用第一人称,通过我来表达他们共同的心声而已,它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结”。尽管已定居菲律宾近30年,这种深沉的故土情结始终萦绕我心中,难以割舍。
晋江经济报:《王勇诗选》中作品时间段在1983年到1996年时镜晋江手机版,1996年后的诗歌好像“乡土情结”主题有所变化?
王勇:到1996年,其实也是我人生思考的一个转折点时镜晋江手机版。之前,更多的是那种背井离乡的迷惘;之后,我更多关注当下,直面现实。作为一个华人,我不再仅仅考虑“落叶归根”,同时考虑如何在旅居国“落地生根”,也就是说,要积极融入当地,以避免排华事件的发生。但是,融入的同时,文化上不要被完全同化,骨子里始终要保持一种中华美德。
晋江经济报:这是否牵涉华人在异国立足后如何融入主流社会的问题时镜晋江手机版?
王勇:没错时镜晋江手机版。其实,华人要在旅居国很好的立足,必须借鉴作文的“起承转合”法则。
晋江经济报:怎样“起承转合”时镜晋江手机版?
王勇:华人在海外应以商业“起”,教育“承”,慈善“转”,文化“合”时镜晋江手机版。华人通过经商建立一定经济基础,再通过教育把中华文化传承给华裔后代,通过做慈善给所在国人民留下好印象,以转化和避免排华事件。同时,应争取把有关华族的优秀人事物写入主流社会的教科书,如让菲律宾人知道华人在菲律宾建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各项贡献。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让一个优秀的民族长盛不衰。把华族的优秀品质和优秀文化深植民心,华人才算真正融入当地主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