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看过有一个多月了,总觉得应该为斗牛写下点什么,却不知如何来写,许多想法纠缠在心头,时至今日猛然觉得与其烂在心里彻底忘掉,还不如胡乱拼凑写出来。
斗牛不论在海报还是在宣传上都已爆笑喜剧作为卖点,因为两位主演(说真的只能算1.5个)都是喜剧成名的。起初你以为是喜剧,但看此片时你未必能找到笑的感觉,更准确的说是黑色喜剧,仅有几个笑料让你笑过之后心里发苦。而开篇的抗日背景也容易让人的思维走入潘长江抗日喜剧(举起手来、绝境逢生等)的模式。
但-----当你看下去,你会发现所有的第一印象全都错了。它是国内21世纪以来少有的能探讨人性的影片,更准确的说是探讨国人的人性…………在斗牛中你会发现当然我们总是能在一部电影作品里找到前辈的影子,你可以说《斗牛》是一部喜剧版的《活着》,一部人兽版的《鬼子来了》,甚至一部中国山村版的盖·里奇。
一碗碗热腾腾的牛奶不懂得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它们救了受伤的八路军,濒死的日本兵,紧抿嘴巴满脸灰土的母亲和她的孩子,还有几十上百个饥饿的难民。荒原的天空很高很远,峡谷的风呼啦啦地刮过去,长草摇曳,岩石沉默。它们周而复始地捧出一个个美丽的黎明和黄昏,一个一个冰冷的夜晚,以及刮过峡谷荒原,一直刮到天边的大风。
在以抗战为时代背景的电影中,《斗牛》巧妙的构制了一种相对于权力叙事的话语张力:对普通农民的生活来说,日寇、流民、土匪、八路、国军,乃至日后的解放军,都成了过眼云烟,在最朴素的生存理念的支配下,农民卑微而又坚韧的活着,城头变幻的大王旗永远无法遮蔽农民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他们还用最质朴的契约理念无情嘲笑了所谓的宏大价值呼之总不出的滑稽。最后当牛二拉着他的牛坐在土坡上感叹年华的流逝时,人们更多的会想到《活着》里描写的那个老农和他的那头牛。
影片的不足我以为是叙事结构,通过插叙回忆不断闪回的剪辑手法,把一个很简单、很单纯的故事搞得非常复杂,导演的手法也许是想交代每件事情有因必有果,每一次的必然都将回归到人性的本源,而每一次偶然的发生也是人性多变的结果,但这一手法在不断重复运用的情况下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我看到了支离破碎的剧情和平面化程式化的人物角色。
但本片出色的地方我恰恰以为是这些程式化的人物,他们既有个体也有群体,更多的让我联想到柏杨笔下以及鲁迅笔下的我们。
阿Q、华老栓、润土们复活,他们依然逆来顺受,情绪稳定,一排排的搭着肩转着圈的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而没有机会排着的女子们则抄着手躲在一边既不敢哭也不敢笑,听任族长家规的安排摆布,在顺从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变傻......
赵贵翁、赵七爷出现了,他们躺在木榻上,卧在一丛棉絮中,翘着不合时宜的辫子,扬起手中的鞭子,以权威法制的面目出现,在一把苍凉,黄土满垣的小村落里,他们代表了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道德卫士。在他们眼中,唯一自我意识觉醒的九儿破坏礼数,人神共愤啊!这些村民又构成了一个群体,不可冒犯的老祖,行事简单粗暴的十三叔,他们与乡民们一起,构成了一个几乎是原始状态的典型宗族社会。群体在这样的社会生态里生活,愚昧、无知、荒唐、未开化,他们强加给牛二恩怨,粗暴地对待牛二,因为一点无谓的事情就将牛二游街,等等等等,而牛二如同阿Q、恰似闰土般被接受了所有的理所当然。
九儿是影片中唯一一抹亮色,唯一一点鲜红,她又是片中唯一敢于表达自己的一个角色,在一片黑色、灰色之中她总是很刺眼的,斜着眼看她的媳妇妯娌们眼神也许是鄙夷,但在鄙夷底下应该有一丝丝的艳羡,尤其九儿拉长腔调喊着---不是妇女解放了么,几个女子流露出一点羞涩的样子,是替九儿臊得慌么?你敢说那不是她们心里曾经挣扎过的理想么。
塬上的风吹干了黄土高原,同样也吹干了一些人心里的梦想和诉求,于是生活就是披着黑棉袄,抄着手,在族长的指挥下,一圈圈搭着肩去摸那颗叫做命运的红豆。
本片最终给我印象最深的两处神来之笔来自个体人物,是一哭一笑。
笑来自于九儿,开篇几处肆无忌惮的笑,笑着穿过人群去抓红豆,高喊着,俺来喽俺来喽~~~~大胆的向八路军女战士索要牛奶,不论是她的笑还是她的愤怒都来自于人性的复苏,细心的观众也许注意到,影片只有两个角色穿着红色,一个是蹒跚学步的孩子,可惜他的红棉袄已经黯淡晦涩,落满尘土,看不出鲜红的本色,另一个就是九儿,在一片黑灰中,红的有些刺眼。(其实闫妮演得有点过,有些张扬,但就是这种张扬更显出了麻木村民中九儿的可爱与可贵,也许导演特意要求他那样泼泼辣辣的表演。)
哭来自逃难村民中协助偷牛的聪明路人甲,当他踩在鬼子埋设的地雷上时,身子僵硬,一动也不敢动,只剩下大声的嚎哭,牛二在后面一遍一遍的和他说:“你快走吧,着周围还有呢,你别再想三想四想弄我这头牛来!”,此时对路人甲来说想走也不能走了,在凄冷、荒凉的城墟中,拉长的声音的哭声又有几分像在笑,更像一只孤狼在发出本能的请求,寂静的夜晚那份最原始的哭声不知什么时候呜咽消失,清晨起来只看到一摊血肉。他必是死了,死于自己的贪念、反复、虚伪以及狡猾。(此处我觉得导演和演员都相当精彩)
在群体人物中对第一群体日本军国主义不再多说。
第二个群体,游击队,他们低劣的作战方案,缺少精心策划的行动,结果,两个游击队员仅仅是为了贪功,想拿走一挺机枪就匆匆丧命。
下一个群体:八路军,他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身影,电影里几乎连一张正面都没有给过。这样的军队,他们只是满足于自己的战略,对于乡民的牛二,却几乎不加任何的关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自己夺取了胜利,却把战争的苦难留给了牛二及他的乡民。
再下一个群体,来的是乡里乡亲还有土匪(他们本来也是乡亲),这些看起来孱弱的乡民们,却在生存的压力下,将屠刀伸向了一头一直在养育着他们的奶牛。这个群体与牛二的同村人一起共同组成了小农群体的一部分。他们蝇营狗苟,自私自利,还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连最基本的廉耻都统统放弃。
再再之后又是八路军,但不管牛二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中共军队的官员却敷衍着牛二,以打发开来为原则。这样的军队,也是在让人揪心不已。
以上这些群体,各自代表了比乡民厉害很多的各个社会的层面。这些不同的社会群体,无论他们在牛二的面前如何的晃荡,对于牛二来说,带来都只是苦难,而不具有别的任何意义。而且,当这些群体,当生存成了第一位的时候,所展示出来的都是各种各样的恶。原来,无论谁来,都几乎是一个样子,民众低层的生活都还是在还是那个样子。
牵着他的荷兰牛姑娘九儿,手里攥着的牛二之墓四个字被大风卷上了天,再回到手里的时候,变成了二牛之墓。牛二挖过一个坑,将死光了弟兄失心疯的国军军官和还没学会杀人的日本学生兵埋在了一起。这世道人不像人,狗不像狗,牛二对赶着去解放全中国的解放军说,他以后不会再下山了;那么以后,谁来把这二牛埋在一起?
当我写下这么多发现自己也许看了太多的鲁迅,其实鲁迅正在被从教科书里一脚一脚的踢出去,在上学时我非常反感鲁迅的文章,尤其被旗手吹捧的文章,但我欣赏鲁迅,不是因为他的立场或是某分主义,而是因为他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也许就是被世人诟病的尖酸刻薄,他的刻薄让人害怕,如芒在背,冷眼挑剔写出若干辛辣犀利、锥骨入髓、令人拍案叫绝的杂文,鲁迅就是那个孩子出生时告诉主人这孩子会死的家伙,鲁迅被踢了,孩子们再也不会从锦袍里挑出虱子,再也不会去写孔雀的屁股,到处都是一片好啊,好啊的随喜声。